星网锐捷研发人员对产品进行测试。记者叶义斌摄星网锐捷研发人员对产品进行测试。记者叶义斌摄

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培育新增长点,形成新动能。

  去年,福州不断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基础,加快企业数字化升级步伐,打造数据驱动新生态,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1246亿元,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175亿元。

  腾“云”驾“物”奔跑加速

 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,也是驱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核心动能。

  在滨海新城,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作为“数字福建”战略的重要承载基地,目前已吸引了154家企业在此落地,注册总资本达205亿元。“去年以来,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、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、国家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中心、国家旅游大数据福州分中心等一批国字号项目落户产业园,带动了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。”市大数据办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物联网是数字转型的重要基础。在福州经济开发区,物联网产业作为“1号工程”蓬勃发展:中国(福州)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开工建设,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揭牌运营,全球最大规模窄带物联网智慧水务商用项目进展顺利,福州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投入使用……去年,马尾区物联网企业总数达104家,物联网产业产值达620亿元,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2.3%。

  取长补短夯实基础

  福州“数字军团”,个个都是精兵强将,他们的加入为电子信息产业补短板提速增效。

  2年前,福州还在为电子信息产业“少屏”而苦恼。如今,京东方第8.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已实现量产,这座“超级工厂”的出现,不仅填补了福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短板,还带来了10余家配套企业、超80亿元的配套项目投资。其中,东旭光电就是受到京东方的强大磁场的吸引落地福清的。东旭光电8.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去年建成投产,完善了国内平板显示产业链,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。“新型显示产业的‘填屏’进程,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”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据了解,去年我市百亿企业华映光电、龙头企业星网锐捷等也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,新增产值均超10亿元;高意光学、阿石创新材料、新三捷光电、睿能科技等一批新兴企业率先开拓新市场,目前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,产值增速都在30%以上。“在这些企业的助力下,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。”上述负责人说。

  “两化”融合数字驱动

  近年来,随着信息化、工业化“两化”融合深入推进,福州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有了倍增器,“福州制造”正加快向“福州智造”转型提升。

  2013年至今,东南汽车在“两化”融合领域投入约9000万元,陆续导入了ERP系统、PLM系统、LES系统等大型管理软件,信息化系统覆盖了研发、采购、生产、销售、财务、人事等企业所有的业务场景。利用系统分析,数据更全面,管理更高效,决策更精准。东南汽车对“智造”的探索,也让它在去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“两化融合贯标示范单位”。

  东南汽车是福州工业“制造”转向“智造”的一个缩影和示范。由点及面,福州积极推进“两化”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,努力使试点企业能够覆盖不同行业、不同类型、不同规模的企业。据悉,2017年福州市列入省级“两化”融合重点项目共计118项,覆盖电子、纺织、汽车、机械、材料等多个行业,总投363.3亿元,2017年累计完成投资143.4亿元,年新增产值146.2亿元。(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