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儿子说:

  父亲临终前,一边嘴里念着“店,店”,一边用手指示意,想到店里再看看,盘点货物。

  他的孙子说:

  每次涨价,都要经过爷爷点头。以芋包为例,2006年定价为1.5元一个,12年过去了,也仅仅涨了1.5元,平均每四年才上涨0.5元。

  他的店员说:

  我从18岁跟着老板帮厨学艺,到现在40多年了,老板对我们真的没的说,找不到比他对我们还好的人!

▲吴再添亲自动手修复制作食物的工具。▲吴再添亲自动手修复制作食物的工具。
▲吴再添坚持每天去店内视察。▲吴再添坚持每天去店内视察。

  【名片】

  吴再添,1928年生,厦门人。厦门老字号“吴再添小吃店”创始人。该小吃店多种小吃被认定为“首届中国金牌旅游小吃”“厦门老字号”等。

  文/本报记者 薛  尧 林路然

  图/家属提供

  在厦门,他的店和名字,大多数老厦门都熟悉。说起他,人们的脑海里就浮现起芋包、油葱粿、虾面、沙茶面那热气蒸腾的香味。伴随着一代代人从孩童成为老者,他成了厦门人集体的味蕾记忆,是厦门本土小吃不可取代的文化符号,他就是吴再添。

  6月1日上午11时08分,这位厦门餐饮界老字号掌门人逝世,享年90岁。那天,吴再添小吃店照常营业,收银台前,食客排着队付钱领取餐票,汤 锅旁,阿姨一勺勺快速麻利地烫面,只是厨房里,再没有吴再添忙碌的身影。而当人们想怀念这位老人时,才发现对他的了解远没有对这个名字那么熟悉。

  吴再添的子女说,这么多年来,老人每天都出现在店里,风雨无阻。可能某一日,同桌和你一起吃扁食汤的那位老人就是吴再添。他不只是这家店的幕后掌舵者,更是这个味道最忠实的坚守者。

传奇传奇

  从路边小摊起家  70年坚守成就一代名小吃

  70年前,从局口街口榕树下支起虾面摊开始,吴再添这个名字就始终和“吴再添”这个招牌共荣共生。

  彼时,吴再添才20岁,四处学习厨艺后,集各家所长,研发出独具自家风味的各类小吃。又因为小吃的价格公道,虾面摊很快就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,还吸引许多人慕名而来。

  上世纪50年代初,吴再添将虾面摊迁到当时的妙香路,直接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店号,吴再添小吃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。1956年,响应公私合营号召,吴再添的小吃店并入厦门饮食服务有限公司。不过,随着时代变迁,吴再添经营的小吃店一度离开“吴再添”的招牌,几经更名。

  1985年,位于大同路的大众饭店因经营方式落后,濒临倒闭。厦门饮食服务有限公司请吴再添老将出马,拯救店铺于危难之间。吴再添二话不说,接 下重担。经过大半年的观察,吴再添做出惊人之举——他直接关了店门,重新装修店面。一年后,店面再度开张时,更名为吴再添小吃店,专营物美价廉的闽南风味 小吃。经过改头换面,店铺果然起死回生,生意越发红火起来。

  60岁那年,吴再添原本可以功成身退,但在厦门饮食服务有限公司的诚意挽留下,他被聘任为终身顾问,仍旧主理小吃店。9年后,吴再添离开公司。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,2006年,已经78岁的吴再添获得自己名字的商标权,在禾祥西路开起真正属于自己的吴再添小吃店。

  执着

  亲自验货尝汤头  追求物美价廉不愿高利润

  或许是名字暗含“吃完了再添一份”的意味,吴再添生来就与食物有着割舍不了的缘分。又或许是在快速更迭的时代浪潮中,他家的小吃始终保有那份本 真,还是那个味道,还是那么实惠。直至今日,“吴再添”依然是许多老厦门日复一日光顾的食堂,也是许多游客探寻地道厦门味的宝地。

  吴再添这个名字,远不止一碗小吃那么简单,每一份汤头的调配都有老人对物美价廉的较真。

  “父亲临终前,一边嘴里念着‘店,店’,一边用手指示意,想到店里再看看,盘点货物。”吴再添二儿子吴民强回忆,禾祥西路这家店铺开业10多年来,除了每年除夕和大年初一店面歇业外,父亲只因为生病休息过两天。

  每天早晨5点15分,吴再添就准时来到店内,检查卫生、点火生炉。在备料的过程中,他会亲自称重验货,一旦发现送来的生肉不够新鲜或过肥过瘦,他立刻要求供应商换货。每天的汤头,也都经过他的把关,要是味道不对,他立马调整。

  每月25日,是盘点店铺营收的日子。吴民强说,父亲总会特别关注毛利率,但与别人不同的是,他不希望店铺的毛利率过高,“父亲认为,毛利率高了,就意味着给客人的食物质量下降或者数量减少,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。”

  来吴再添小吃店,食客念念不忘的还有总是比市场价低一些的价格。“每次涨价,都要经过爷爷点头。”吴再添的孙子吴思航提到,以芋包为例,2006年定价为1.5元一个,12年过去了,价格也仅仅上涨了1.5元,现在3元一个,平均每四年才上涨0.5元。

  有一回,店铺制作新的价格牌,广告公司不小心把其中一项食物的价格印错,16元印成了18元。“大家都没注意,只有爷爷发现了,他非常生气,马上叫人把价格牌撤掉。”吴思航说,爷爷因为这事,一整天都瞪着眼睛,板着脸。

  勤奋

  累得睡在谷壳堆

  每天5点15分就到店里忙碌

  早上5点15分忙到中午1点过后,回家睡午觉,四五点再回到店里,直到晚上才回家——这是吴再添多年不变的作息。子女们说,他几乎没有个人爱好,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奉献给小吃店。

  “小时候,白天总是看不着父亲,只有熬到晚上11点多,我们躺在床上捂着眼睛装睡,等到父亲下班回家,才能见上一眼。”吴民强记得,有一年端午 节前,父亲消失了将近24个小时,谁也找不到他,把全家都给急坏了。那时,店铺还是靠谷壳生火,有人想到父亲会不会在谷壳仓库里。于是,全家人风风火火赶 到那儿,看到父亲就躺在谷壳堆里——因为太累,他倒下睡着了。

  吴再添少有陪伴家人的时间,但逢年过节,他会在家里下厨,露一手。“我最爱的,还是爷爷做的面线糊。”吴思航说,这是专属于家人的独家记忆,尽管只吃过那么一次,但让他印象非常深刻。此外,韭菜盒、佛手排骨也都是吴再添的拿手好菜。

  因为在店铺的时间比在家里长,吴再添把店员们当作家人一般。“我从18岁跟着老板帮厨学艺,到现在40多年了,老板对我们真的没话说,找不到比 他对我们还好的人!”店员廖翠勤说,她哪里做错了,吴再添从来不会呵斥她,而是手把手再教一遍,直到教会为止。“端午节又快到了,昨天我们几位员工在说, 去年老板和我们一起切肉,包粽子,没想到今年他就不在了。”说着,廖翠勤眼里满是不舍。